【給定材料】
2018年上半年,民政部指定的第一批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為全國992家公募慈善組織發布1.1萬余條募捐信息,為慈善組織開通的在線籌款功能籌款總額超9.8億元,同比增長三成……近日,中國社會組織公共服務平臺“曬”出在線公益成績單。隨著今年5月第二批平臺對外公布,民政部指定的募捐信息平臺擴充至20家。
在人們對互聯網的深度運用和依賴之下,“互聯網+公益”能夠讓募捐信息通過各種渠道廣泛傳播,進而在更短時間內募集到更多善款。但“錢來得容易了,去向卻更難追蹤”這一問題無疑又困擾著很多熱心公益人士,并考驗著公益組織的管理水平和能力,影響著慈善組織的公信力。
“巨額的醫療費用已經讓我們家負債累累,真的撐不下去了……”不久前,某慈善平臺上一個題為“懇請大家救救4歲孩子的爸爸”的帖子,引發輿論關注。當事人在朋友圈傳遞出直面疾病的樂觀態度令人動容,30萬元目標金額迅速集齊。然而,當事人一家很快被質疑收入不菲,名下有公司和多處房產,與求助帖中的描述出入較大。反轉的劇情,令網友大呼“受傷”。
請根據材料,聯系實際,談談如何規范互聯網慈善?(不超過300字)
【參考答案】
一是劃定慈善公益的范圍,確立發起眾籌的標準。在篩選慈善眾籌項目時,可以從真實性、緊急性、合法性三個方面考量是否允許發起,只有同時具備這三個條件,才能允許慈善眾籌項目在網絡眾籌平臺上公布。
二是明確各方主體的權利義務內容。進一步明確網絡眾籌平臺的審核責任和內容,明確平臺及時更新眾籌事項進展和錢款去向的信息公開義務。
三是引入懲戒機制,對濫用眾籌款、虛假眾籌等行為進行嚴厲打擊,維護慈善眾籌的“純度”。
此外,在對慈善眾籌行為進行規范管理時,可以參照慈善法的規定執行,而不僅僅局限于適用合同法中對捐贈行為的法律規制。